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学校首页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首页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部门概况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威廉希尔williamhill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新闻中心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学习新思想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宣传阐释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文明之光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媒体传播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下载专区 
 
 
文明之光 
 学校首页 
 首页 
 部门概况 
 威廉希尔williamhill 
 新闻中心 
 学习新思想 
 宣传阐释 
 文明之光 
 媒体传播 
 下载专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文明之光>>正文
本色劳模朱和平
2009-02-27 00:00     (点击:)
[文章下载] [字号: ]

2006年2月4日,正月初七,整个郑州都还透着浓浓的年味。
一大早,管城回族区裴昌庙街46号院的王富英老人惊呆了:“看到门洞儿口挂了盏白灯,我还想是哪个可怜人连年都没熬过;可没想到,这灯咋就扯到了二楼和平家……”
老人至今都不相信,那么好的闺女咋就走了呢?
王富英念叨的好闺女叫朱和平,是位全国劳模,3日下午5时45分去世,时年52岁。
19岁的大姑娘收起了垃圾
1973年12月的一天上午,天很冷,管城区卫生队来了3个大姑娘,其中一个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朱和平。按当时的政策,独生子女的她没有下乡插队。
清洁工,是朱和平第一份、也是一生的工作。朱和平的第一次上岗,就是拉着架子车、手摇小铃铛,到背街小巷收垃圾。
在一份影像资料中,朱和平这样回忆:
“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妮,拉个架子车,人家还以为我是来劳改的,老怕人看不起。冬天用大口罩遮住脸,只露出一双眼睛;夏天把草帽拉得低低的,恨不能把脸都挡住,怕人看见。
“工作时看见熟人过来,赶紧站在一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等熟人走远了,才接着干活。
“当时也想着,干一段后再想办法换换工作。”
罗重阳,朱和平30年的同事,他谈起了当时的情况:“卫生队以前归市公安局管,为啥?好多清洁工都是公安局的管制对象。我们一进来,好像也是来劳动改造的。大男人都觉得不好意思,何况年纪轻轻的大姑娘?”尽管如此,朱和平后来还是安下心来,并且一直在清运垃圾的岗位上干到退休。从沿街收垃圾到开车送垃圾,再到中转站中转垃圾,朱和平和垃圾结下了难解之缘。2000年,朱和平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2年当选为中共十六大代表。
为何会从“嫌丢人”到爱上这一行?朱和平曾多次对她的独生女儿张媛说:“我也不清楚为啥会喜欢这份工作,反正是干惯了也觉着不错;看到干干净净的我就觉着清爽。”
她对女儿说过一句话:“拿国家的工资就要对得起这份工作。”
2005年3月28日管城区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朱和平在发言中说:“我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我认为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
现在张媛还常感慨:“我妈咋恁喜欢跟垃圾打交道呢?连垃圾车她都像孩子似的护着。”
张媛说,有一次她跟妈妈去运垃圾,在一个小路上,车被路边的小树枝挂了一下,妈妈马上下车,抚摸着汽车问:“你疼不疼啊?”
朱和平爱车,在管城区垃圾清运公司是出了名的。同事们都说,公司25台垃圾清运车,哪一台最干净,哪一台肯定就是朱和平的。每天清运完垃圾,朱和平总要把车擦洗得干干净净再回家。
张媛还讲了一个故事:由于妈妈视力越来越差,单位领导决定让她到垃圾中转站工作。2001年11月30日,是妈妈开垃圾清运车的最后一天。那天她回家很晚,到家后对我说:“我今天真难过。最后一次擦洗车时,我跟车说了好多悄悄话,‘谢谢你,我的好伙伴,你给我带来了这么多荣誉,陪我走过一年四季,你也很辛苦……我要走了,你可要继续好好跑呀。’”
弱女子运走20万吨垃圾
“朱和平的劳模,是她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她每天工作10到12个小时,非常勤快。”采访中,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评价。
同事们仍记得1994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
一场大雨过后,垃圾量猛增,已是司机的朱和平像往常一样,主动帮助装运工们往车上装垃圾。干着干着,她踩着了一块西瓜皮,西瓜皮一滑,她本能地后退几步,右脚一下子踩在玻璃碴上,顿时鲜血直流,伤口处的皮肉直往外翻。到附近医院简单包扎后,朱和平继续开车运垃圾,连续拉了三车,完成了当天的任务。后来伤口感染,发烧到39°C,但她坚持工作,没有请过假。
像这种见活儿就干、带病带伤坚持工作的事儿,熟悉她的人都能说出个一二来;而年年的满勤、满点,年年工作量的第一,又是朱和平踏实工作的真实记录。
公司办公室主任柴伊芳告诉我们,朱和平去世后,大家计算了一下:朱和平开垃圾清运车的22年间,共运送垃圾20万吨,行车100多万公里,行车里程相当于绕地球25圈;仅1998年一年,朱和平就运送垃圾1338吨,超额50%。
今天,人们已无法亲眼看到朱和平是如何辛勤工作的,但一份难得的影像资料却再现了朱和平当年一天工作的片段:
2000年8月的一天,凌晨4:00,朱和平搬着自行车走出家门。昏黄的路灯下,她骑车到3公里外的停车场去开车。4:30,朱和平把清运车开到了一个垃圾中转站,开始出第一趟车。
东方微白时,朱和平已经拉了两趟;早上7点半到8点半,是上下班高峰期,朱和平只能把车停在郊外,趁空吃顿早饭;到上午10点半时,朱和平已经拉了七趟。画面中朱和平说:“我是独生子女,家里的老人都得我照顾,可是班上司机少,人员调不开,我不能请假,连我母亲病重的时候我也没歇过一天假。后来俺姥姥病了,那几天正赶上卫生大检查,我们一天忙到晚。端午节晚上下班回家,我一看姥姥已经断气了……”
看着影像资料,朱和平的女儿张媛忍不住哭起来:“那时候妈妈把我放在传达室或带到驾驶室,都是常事。有一回我发烧,妈妈给我喂完药就上班去了,可妈妈不知道,她一下楼我就光脚追了下去,哭着喊着‘妈妈回来’。脚被扎伤了,是传达室的刘奶奶把我抱回家、抹上药水、又哄我入睡的。”
想起幼时的情景,已经24岁的张媛流着泪说:“我最讨厌吃的东西就是方便面。小时候经常被锁到家里,妈妈买上一箱方便面,让我自己泡着吃,吃得我一看见方便面就恶心。”
张媛告诉我们,她那时挺恨妈妈,有一次竟忍不住狠狠地说:“你不是我的亲妈!”
“垃圾车司机,是上班有时间,下班没时间,吃饭没时间。”同是车班班长的罗重阳说,“我们男司机要好一点,起码不用操心家务,回到家可以休息休息,可和平不行,她还得照顾老人、小孩。唉,想想和平真是太不容易了。”
最怕过年的朱和平
1993年,朱和平曾带着女儿张媛到母亲的坟前大哭过一次。
那是秋天的一个周末,朱和平带着女儿送完垃圾,把车开到了郑州东南郊一个地方,那里埋着她的母亲和姥姥。
张媛记得,当时是黄昏,天有些凉,两座坟头四周,一个人也没有,只有生长着的花生和白菜。
“我从来没见过妈妈这么哭过,当时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哭,反正是她哭我也哭。”
“后来明白了,妈妈是心里有苦又没处说,只好到两个老人坟前哭诉。”
在坟前哭诉的前几天,朱和平离了婚;那年她39岁,女儿12岁。
张媛还记得:“哭完后,妈妈又用铁锹和手,修整我姥姥和太姥姥的坟。”
对于家庭的那次破裂,朱和平从未提及过原因,但她女儿和一些好友承认,朱和平对工作的过分投入是重要原因。
张媛清楚地记得,从姥姥坟地回来后,妈妈第二天照常起个大早赶运垃圾,好像坟前痛哭的事儿没有发生过似的。
张媛对我们说:“从那以后,我妈工作更拼命了,可能有和我爸赌气的成分,似乎在有意证明离婚对自己没有影响。”
“和平是个苦命的孩子,她是个孤儿,早年养父母离婚,中年的时候自己又离婚了。”朱和平楼下的邻居王富英大婶提起朱和平就抹泪,“她曾跟我说过最怕过年了……家里人少,太孤单了。”
后来,一位叫王庆荣的朋友主动和朱和平攀上了“亲戚”,她俩约定,大年三十王庆荣来朱和平家过年,正月初四朱和平带着女儿到王庆荣家过年。每年春节,她只有这一回“串亲戚”的机会。
离婚以后,每到逢年过节,朱和平总是对同事说:“我没有什么亲戚,事儿不多,让我值班吧。”
2006年的农历新春,最怕过年的朱和平在医院里度过了她人生的最后一个春节。这个春节,朱和平有两件事没有“践约”。
1月31日是农历大年初三,朱和平已经在医院里住了28天。肝昏迷醒来的她突然对女儿说:“媛媛,去给姥姥、太姥姥烧个纸。”
按郑州一带的风俗,农历正月初三是一个祭奠亲人的日子。每年的这个时候,朱和平必定往郊区母亲的坟前烧纸。“姥姥去世已经20年了,但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三、清明、十月一,妈妈必定去烧纸,雷打不动。”张媛说。
可是,今年的朱和平躺在病床上,不能去祭奠亲人了。
还有一件事,成了朱和平再也无法实现的遗憾。
“和平姐特别渴望亲情,很羡慕我们有一大家子人,就想认我母亲做干妈,并说好了今年初二要去我家过年。全家人都等着呢,可是大姐她却孤独地走了,这是我俩认识后她唯一一次说话‘不算数’。她去世后,我父母双双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流着眼泪认了这个从没见过面的女儿……”
说这话的是霍豫闽,管城区文明办副主任,是朱和平无话不谈的“姐妹”。
19件上衣和7500元捐款
农历正月十六的傍晚,张媛在家整理母亲的遗物。
衣柜里装着母女俩的衣服,一边是母亲的,一边是女儿的。
右边的一格,挂着朱和平的上衣。一件、两件、三件……张媛数了数,妈妈四季换洗的上衣总共19件。
“这是妈妈最喜欢的一件衣服。”张媛拿出一件接近中式的外衣,盘扣,红底色,点缀着传统图案,“是李阿姨送的,妈妈穿上可好看了。”
另一件深红色的毛衣也是别人送的。“妈妈喜欢红色的衣服,还喜欢照相;艺术照上妈妈穿的上衣也是别人送的。”
在衣柜里,有一件小蓝碎花的短袖上衣,“这是在早市上买的,5块钱。我妈很多衣服都是化纤料的。”
朱和平最奢侈的衣服是一件红色的“康博”羽绒服,年前买的,220元。“妈妈看了好多遍都没舍得买,后来在几个阿姨的鼓动下才下了决心,她才穿了一次……”
还有一套衣服,是朱和平的“珍藏”,那是去北京参加“十六大”前单位给定做的,会议结束后她再也舍不得穿。她对女儿说:“这套衣服可贵了,要三四百元呢。这是我的礼服,只能在重要场合穿。”
朱和平的家,和她那19件上衣一样,也有些“寒碜”。
两居室的房子,建筑面积仅47.25平方米,但里边不显拥挤,原因是家具太少:一大一小共两张床分别放在南屋和北屋;客厅一角,是一个角柜,角柜和卧室的两个大衣柜,还是朱和平母亲留下的,只是后来贴上了一层树脂皮纸。
南屋的大衣柜,放着装满朱和平荣誉证书、奖状和奖章的三个提包;下边压变形的两个抽屉,盛放着朱和平用过的修车工具。
北屋放着一台罩着罩子的“松下”双缸洗衣机,已经用了21年。拿下朱和平自己做的罩子,洗衣机外壳光亮如初。
熟悉朱和平的人都知道,她对自己很“抠”,对别人却很大方。
朋友王庆荣的丈夫前些年患了癌症,朱和平先后送去7500元。在朱和平去世前8天的腊月二十七,她还让张媛给王庆荣的孩子送去200元的压岁钱,送上单位发的两桶食用油。
许新爱是朱和平同事的妻子。1999年,许新爱的丈夫因病突然去世,孩子又刚考上大学,家中经济十分拮据。朱和平经常买些鸡蛋、肉等往她家里送,还帮着凑学费。
“其实,和平家里也不富裕,40多平方米的房子住了16年,买衣服都是拣最便宜的……”许新爱提及这些就泣不成声。
住在郑州郊区十八里河镇毕河村的魏铁贵,是朱和平的同事,因为家在农村比较困难,当年也没少得到朱和平的接济。在朱和平遗体告别仪式那天,魏师傅骑着三轮车,往返30多公里,非要给她“送行”。
从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白血病患者刘芸芸捐款,到为任长霞收养的刘春雨购买衣物,朱和平都慷慨解囊。
“和平对人好,是因为她有一颗实实在在的爱心,她看不得别人受委屈。”管城区文明市民爱心热线主任李志平痛惜失去了一位好伙伴。朱和平生前是爱心热线的副主任,她们一起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
“朱和平总是处处替别人着想,大家都夸她是个大好人。”管城区市政局副局长李华讲了一件小事:一位20岁的小伙子跟朱和平学开车,朱和平总是凌晨三四点钟出车,却让小伙子8点钟到岗,说是年轻人瞌睡多,让他多睡会儿。
真不知道她是个名人
被朱和平称为“王婶”的王富英老人对和平夸个不停:“开始做邻居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她是劳模,就感觉这闺女好,一起上下楼的时候她总搀着我。俺那块儿的人都是从光荣榜和电视上才知道和平是个名人。问她时她嘿嘿一笑,‘都过去了’。”
王富英流着泪说,和平一点儿名人架子都没有,见面先打招呼,见楼梯脏就扫,从六楼一直扫到一楼。“早上在红旗公园跳舞,没人去提录音机,和平乐呵呵地就去了。”
因为同在文明市民爱心热线参加公益活动,霍豫闽和朱和平成了朋友。霍豫闽说:“她很爱美,爱照相,可是每次大型活动照相的时候她就往后躲。我们爱心热线在电视台做了一期《周末面对面》,最后合影时她就没影了……”
霍豫闽拿出了另一张照片,是2003年郑州市首批文明市民标兵的合影,任长霞、朱和平等名列其中。“许多人争先恐后地和领导握手留影,她站在一旁不言不语,照集体合影时她站在后排,和领导共进午餐时又走在最后。”
当看到张媛从家里整理出朱和平的三大包奖章和证书时,霍豫闽说自己开了眼界:“我从来没见过,和平姐也从来不说。”
曾跟朱和平学车的徒弟周顺江讲了这样一件事:2000年的一天,为了躲避一辆出租车,朱师傅在郑州长途汽车南站门口违章了,交警过来处罚。朱师傅在掏出驾驶证的同时,抽出夹在驾照里的交巡警廉政监督员证,交出了驾照,后来领了100元的罚单。周顺江纳闷:“你要亮一下监督员证,保准不挨罚!”师傅笑笑没说话。
“朱师傅不说,可我明白她的意思,自己不遵章,怎么监督别人?她从来不搞特权,不炫耀。”周顺江说。
同事李华这样评价:“要是换成别人,获得这么多、这么高的荣誉,还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要么改行,要么高升,要么‘脾气’也会不知不觉大了,可和平一点儿没变。”
李华说,朱和平离婚后,单位领导考虑到晚上她要照顾孩子,决定让她上白班,开小车,朱和平几次拒绝,最后“妥协”了一半:夜班转白班,但不脱离清运垃圾一线。后来因视力原因不能再开车了,单位想让她在工会或计生办干点轻闲活,她又拒绝了,“自主择业”到了垃圾中转站当了一名中转工。
朱和平说:我这劳模是在一线干出来的,不在一线,还算劳模吗?
今年1月4日,朱和平没有告诉任何人,悄悄住进了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1月14日,听说消息的单位领导到医院看望朱和平,这时才知道朱和平已被确诊为“慢性重症肝炎”,有生命危险,需要转院。
这时,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才知道,这个整天笑呵呵、住在普通病房里的患者是全国劳模、中共十六大代表。
朱和平生前从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事儿麻烦别人,但在2月7日上午,她的街坊邻居、朋友同事,还有许许多多她不认识的人,却不怕“麻烦”来为她送行。
早上7时50分,送行的车队出发了。朱和平再熟悉不过的黄色东风垃圾车上,装满了饱含哀思和怀念的花篮、花圈。车队缓缓驶过她熟悉的南大街、紫荆山路、航海路……路两旁的行人纷纷驻足。
9时,郑州殡仪馆吊唁大厅哀乐低回,3000多名相识和不相识的人向朱和平这位普通环卫女工作最后的告别,人流从告别大厅一直排到殡仪馆大门口。
穿着橙色工装的环卫工人们含泪打着黑色横幅:“好人和平,一路走好!”他们不会忘记,正是因为朱和平多年的积极倡导,每年的10月26日成为我省环卫工人的法定节日;正是因为朱和平的奔走呼吁,郑州环卫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以改善。
张媛一遍遍重复着她在妈妈弥留之际说过的话:“妈妈,如果有来世,下辈子我还做你的女儿……”
她相信妈妈能听到这句话。当时说这句话时,张媛清楚地看见,泪水正从妈妈的眼角慢慢溢出。
2006年2月13日傍晚,霍豫闽、张媛再次翻看朱和平的影集。影集中,从小学的朱和平到后来各时期的朱和平,脸上始终写着笑意。
“和平姐很阳光,很开朗,很喜欢笑,我从来没见她皱过眉头。”霍豫闽说。
那天,张媛说:如果不是看到妈妈的遗像,就会觉着妈妈没有走,没有走远。“打小就习惯了妈妈不在家的生活,我一个人惯了。”
她说,现在一个人站在窗前,经常会感觉夕阳中妈妈又穿着那件红色上衣,头上戴着发卡,微笑着,快步向她走来……
人物档案:
朱和平,女,汉族,生于1954年,高中文化程度;1973年12月参加工作,198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2月3日病逝。
朱和平生前系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市政局垃圾清运公司退休工人,中共十六大、河南省第七届党代会、河南省第十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郑州市第十届人大代表;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建设部“劳动模范”、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优秀党员”、河南省“优秀城市美容师”等荣誉称号。(河南日报

打印    收藏
上一条:威廉希尔足球官网开展校级文明单位评比活动
下一条:爱国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关闭窗口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版权所有© 威廉希尔·WilliamHill(足球)官方网站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本网站共访问: 威廉希尔足球官网
Baidu
sogou